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胺酶与可溶性大豆多糖复配对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添加方式、最佳添加量和最适体系pH.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在酸性乳饮料中谷氨酰胺转胺酶和可溶性大豆多糖最佳复配方案: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为0.25%、谷氨酰胺转胺酶加量为4 U·g-1蛋白,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添加方式为与可溶性大豆多糖混合加入、酸性乳饮料体系pH为3.4.谷氨酰胺转胺酶与可溶性大豆多糖复配后赋予饮料更好的口感和稳定性.
推荐文章
大豆多糖与常见稳定剂复配在酸乳饮料中的应用
大豆多糖(SSPS)
稳定剂
调配型酸性乳饮料
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对不同大豆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转谷氨酰胺酶
大豆分离蛋白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凝胶性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应用进展
谷氨酰胺转胺酶
作用机理
应用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氨酰胺转胺酶与大豆多糖复配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 可溶性大豆多糖 酸性乳饮料 稳定性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加工·农业机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8-741
页数 分类号 TS27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1/j.issn.1000-9841.2014.05.07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红亮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4 863 17.0 23.0
2 常忠义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1 735 16.0 20.0
3 金明飞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0 137 6.0 9.0
4 李博 15 20 3.0 3.0
5 蒲金平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8 2.0 2.0
6 崔玉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氨酰胺转胺酶
可溶性大豆多糖
酸性乳饮料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