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硅结构使能带的带隙展宽,并形成准直接能带带隙结构.弯曲表面上的某些键合可以在带隙中产生局域电子态,计算表明:纳米硅弯曲表面上的Si-N, Si=O和Si-O-Si键合能够分别在带隙中2.02 eV,1.78 eV和2.03 eV附近形成局域态子带,对应了实验光致荧光谱(PL)中605 nm处的LN线、693 nm处的LO1线和604 nm处的LO2线特征发光.特别是, Si-Yb键合在纳米硅弯曲表面上可以将发光波长调控到光通信窗口,在1310 nm到1600 nm范围形成LYb线特征发光.
推荐文章
硅量子点的形状及其弯曲表面效应
硅量子点
弯曲表面效应
表面键合
局域能级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含纳米硅粒SiO2薄膜的光致发光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量子限制效应
含纳米硅氧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氧化硅薄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硅上的弯曲表面效应及其特征发光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纳米硅结构 弯曲表面效应 局域态 特征线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34201-1-034201-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3.034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伟其 贵州大学纳米光子物理研究所 40 77 5.0 6.0
2 刘世荣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矿床化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38 338 10.0 17.0
3 尹君 贵州大学纳米光子物理研究所 5 6 1.0 1.0
4 黄忠梅 贵州大学纳米光子物理研究所 8 6 1.0 1.0
5 苗信建 贵州大学纳米光子物理研究所 5 6 1.0 1.0
6 秦朝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矿床化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225 8.0 14.0
7 周年杰 贵州大学纳米光子物理研究所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硅结构
弯曲表面效应
局域态
特征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