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假借字与通假字是古汉语课通论部分的一个教学重点。由于两者所指对象存在交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感到困难。在教学实践中,应先对两者的概念进行准确的辨析,再通过具体例字的梳理,认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推荐文章
《中医古汉语基础》通假字误注献疑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浅析古文中假借字与通假字的使用与变化
古汉语
假借字
通假字
使用与变化
浅析上古汉语中的阴阳对转现象
上古汉语
阴阳对转
阴声韵
阳声韵
对古汉语中“是是”的认识
“是是”
状语
强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汉语课假借字与通假字的教学
来源期刊 教师 学科
关键词 假借字 通假字 本字 本义
年,卷(期) 2014,(26) 所属期刊栏目 教海探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7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缙碚 2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借字
通假字
本字
本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师
旬刊
1674-120X
46-1072/G4
16开
海南省海口市
42-35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69
总下载数(次)
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