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致力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设立之初就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题。一、研制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背景与意义1.国际趋势: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对学业标准的研究日趋规范当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如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探索,其中,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推荐文章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生态安全
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北京
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风险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主成分分析
模糊数学法
北京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以北京市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质量
生态问题
生态修复与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品德与社会学科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来源期刊 中小学德育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学生学业成就 学习效果 评价领域 综合课程 品德形成 改革走向 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 层次划分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C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瑾玉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品德与社会
学生学业成就
学习效果
评价领域
综合课程
品德形成
改革走向
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
层次划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德育
月刊
2095-1183
44-1682/G4
16开
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
46-2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24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47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