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几百年来美国校园都在遵循一种基于工厂模式的特定教学模型1.许多与之相应、提供学习空间的建筑和规划都反映出这一焦点,而且至今仍末改变.当今的校园正经历强烈变革,许多学者都已著文探讨这些冲击性因素.在此变革的漩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要认识到,如果高等教育机构的目标是为了获得、并保持与时俱进,那么必须改变学生的面对面体验.在学习中,参与是关键2,3,4.《学生参与度全国调查》的研究审视了在校园多重领域中的参与因素,并将成果分享在不同报告中5.“正式学习场所”指的是结构化的,或者由老师指导的课堂体验,而非正式的指的是主要由学生自我指导的学习场所.本文将:(1)在侧重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前提下提供这些学习场所类型的定义;(2)分享有关冲击性因素动向的见解;(3)提出一个研发的四象限理论框架,以支持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参与性学习行为;(4)提供一些能够体现研究洞见及设计原则的“有启发性的设计概念”;(5)最后,分享一些应用这些概念的建成案例.非正式学习场所的有目的性设计,对于建筑设计以及高等教育机构思考学生参与度与保有率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推荐文章
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非正式学习
现状调查
大学生
解决策略
对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思考
非正式学习
大学图书馆
学习空间
Web 2.0时代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研究
Web 2.0
社会性软件
非正式学习
大学生
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非正式学习
现状调查
大学生
解决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正式学习场所——常被遗忘但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是时候做新的设计思考!
来源期刊 住区 学科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场所 基于研究的见解 学生参与 冲击性因素趋势 理论框架 设计概念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主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43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Lennie Scott-Webber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正式学习场所
基于研究的见解
学生参与
冲击性因素趋势
理论框架
设计概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住区
双月刊
1674-9073
11-5915/TU
16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509室
2-853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