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Cu/SAC305/Cu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电迁移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生长及Cu焊盘消耗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加载的电流密度为0.76×104A/cm2,试验温度分别为100、140、160和180 °C.分别建立焊点阴极Cu焊盘消耗及阳极界面IMC厚度的本构方程.在电迁移过程中,焊点阴极Cu焊盘消耗量与加载时间呈线性关系,Cu焊盘消耗速率与试样温度呈抛物线关系.阳极界面IMC厚度与加载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且界面IMC的生长速率与试样温度呈抛物线关系.在电迁移过程中,阳极界面IMC生长与阴极Cu焊盘消耗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这是由于电流作用下焊点体钎料内形成了大量的IMC.
推荐文章
微量Ag、Bi、Ni对无铅微焊点固-液界面扩散的影响
固-液扩散
界面化合物
微量元素
微焊点
无铅钎料
生长速率
等温时效对SnAgCu焊点界面组织及剪切强度的影响
SnAgCu无铅焊点
时效
界面IMC
剪切强度
温度梯度对Cu/Sn/Cu微焊点界面反应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温度梯度
迁移热
界面反应
IMC
剪切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载荷作用下温度对微焊点界面扩散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电迁移 元素扩散 界面化合物 Cu焊盘消耗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9-17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47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15)63775-X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凤莲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0 679 15.0 21.0
2 张浩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34 4.0 5.0
3 李雪梅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3 2.0 3.0
4 辛瞳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迁移
元素扩散
界面化合物
Cu焊盘消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2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