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摘要:
互连焊点界面反应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MC)对焊点服役可靠性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和回流次数)条件下,Sn-0.3Ag-0.7Cu/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演变及对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焊点断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η-Cu6Sn5相的形貌由贝状向板条状转变,并可观察到η相溶入焊点内部.在265℃回流时,随着回流时间增加,贝状η相不断长大,晶粒数不断减少;界面IMC的生长符合幂指数生长规律,其生长指数为0.339.回流次数对焊点剪切强度的影响为先增后减,断裂模式从纯剪切断裂到微孔聚集型断裂再到局部脆断转变.
推荐文章
时效Sn-0.3Ag-0.7Cu/OSP、ENIG焊点剪切强度的比较
Sn-0.3Ag-0.7Cu钎料
OSP
ENIG
时效
IMC形貌
剪切强度
稀土Pr对Sn-0.3Ag-0.7Cu无铅钎料显微组织和润湿性能的影响
Sn-0.3Ag-0.7Cu无铅钎料
显微组织
润湿性能
Sn-Ag-Cu-Ce钎料润湿性能及焊点力学性能研究
无铅钎料
润湿性能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艺参数对Sn-0.3Ag-0.7Cu/Cu焊点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学科
关键词 Sn-0.3Ag-0.7Cu无铅钎料 回流焊 IMC形貌 剪切强度 断裂机制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重有色合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1,175
页数 分类号 TG425|TG146.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卫国强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39 190 8.0 12.0
2 师磊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4 21 3.0 4.0
6 罗道军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可靠性研究分析中心 7 24 3.0 4.0
7 贺光辉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可靠性研究分析中心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n-0.3Ag-0.7Cu无铅钎料
回流焊
IMC形貌
剪切强度
断裂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月刊
1001-2249
42-1148/TG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