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沈阳师范大学通识课程《走进机器人世界》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素质所进行的尝试,阐述机器人教育通识课程对拓宽认识领域的重要性,探索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以机器人技术为主线,结合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创新思考、提出独特观点并进行实践,有利于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既有专门技能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将通识课程设计为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科学实践为一体的特色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的文化价值,对拓展通识课程含义及完善通识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机器人竞赛
大学生
创新能力
机器人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教育
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Proteus仿真系统的智能机器人教学实践
初中信息技术
机器人教学
机器人教育
仿真Proteus
基于机器人效用函数的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
多机器人系统
效用函数
任务分配
最佳分配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器人通识课建设的探究
来源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机器人教育 通识课程 课程建设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2.423
字数 3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862.2016.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美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1 143 6.0 10.0
2 张浩华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149 6.0 11.0
3 刘玲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2 63 5.0 6.0
4 程立英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9 178 7.0 11.0
5 李瑶 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7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新能力
机器人教育
通识课程
课程建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5862
21-1534/N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8-10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0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