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一种引起茶树芽头褐变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成功分离得到了致病菌株。菌株 PDA 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和 rDNA-ITS 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茎点霉属真菌。按照茎点霉属真菌鉴定程序开展了鉴定研究。此菌在 OA 和 MA 培养基上培养7 d 后,菌落平均直径6.0~6.4 cm;分生孢子器圆球形,具孔口,器外壁光滑或有菌丝附着;分生孢子橄榄球形,无隔,多数具2个游球,大小为4.9~6.3μm×2.1~2.8μm;NaOH 颜色反应呈黄绿色。根据上述特征,初步鉴定此病原菌为 Phoma adianticola。由 P. adianticola 引起的茶树芽头褐变可能是茶树的一种新病害。根据此菌侵染后的症状,暂将其表述为茶树褐芽病。
推荐文章
红松树栖真菌及引起的重要病害
红松
树栖真菌
病害
采自昆明的拟茎点霉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
杜鹃生拟茎点霉
枫杨生拟茎点霉
褐黄杜鹃
云南枫杨
湖南永州奈李果实一种新病害的病原鉴定
大豆拟茎点霉
奈李
ITS序列
TUB序列
CAL序列
ACT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茎点霉真菌 Phoma adianticola 引起的一种茶树新病害
来源期刊 茶叶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茎点霉 Phoma adianticola 茶树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7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71.1|Q949.32
字数 4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雍静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 21 2.0 3.0
2 周玉锋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9 36 3.0 5.0
3 陈小均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2 117 5.0 10.0
4 杨文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9 19 2.0 4.0
5 陈瑶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7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茎点霉
Phoma adianticola
茶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5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