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9个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间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差异分析,旨在为清香型烟叶风格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9个烟区虽同属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但烟叶中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云南昆明烟区新植二烯含量较高,四川省凉山州酮类和醇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云南省红河州醛类和杂环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福建龙岩市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高,各烟区烤烟优势致香物质不同,但致香物质总量在各烟区间差异较小.可见,不同类致香物质之间具有香气互补作用,且致香物质总量及新植二烯与各类致香物质的比值对烟叶香型风格形成影响较大,从而使致香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但不影响其香型风格.
推荐文章
浓香型产区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生物碱组成及含量
烤烟
中性致香成分
生物碱
浓香型
特香型烤烟挥发性致香物质的测定与分析
特香型烤烟
烤烟
香料烟
致香成分
分析
两种典型环境对烤烟香型风格及致香物质的影响
环境
烤烟
香型风格
致香成分
香气前体物
烤烟香型间致香物质组成比例及其差异分析
烤烟
香型
致香物质
组成比例
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清香型烤烟产地间致香物质含量及组成差异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烟草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清香型 烤烟 致香物质 差异分析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烟草与烟气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44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14.08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龙 68 585 14.0 18.0
2 刘建军 7 18 3.0 3.0
3 詹军 20 191 8.0 13.0
4 周芳芳 15 107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18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香型
烤烟
致香物质
差异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烟草学报
双月刊
1004-5708
11-2985/TS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55号
80-5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27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