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对桩(帽)桩网复合地基和桩筏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荷载传递规律进行分析,得到3种复合地基的试验结果虽然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均表现出相似的规律.3种复合地基对沉降均有一定的减小作用,且沉降随荷载的增加均近似呈指数增加的趋势,其中,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最小;桩身应力随深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桩顶附近的某一深度处;随荷载增加,桩土应力比整体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在同一荷载水平(如100 kPa)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最小(5.1 mm)、桩顶应力最大(142 kPa)和桩土应力比最大(7.12)时,加固效果更显著.所得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复合地基类型的选择及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不同激振频率下现浇X形桩桩-筏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桩-筏复合地基
现浇X形桩
激振频率
动力荷载
模型试验
刚性桩复合地基边桩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刚性桩复合地基
边桩效应
模型试验
桩身轴力
桩侧摩阻力
软基路堤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高速铁路
软土地基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垫层
复合地基
高速铁路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性状试验研究
高速铁路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
现场试验
沉降特性
承载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铁路桩(帽)网和桩筏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 承载特性 变形特性 模型试验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高速铁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0-605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92.91+7
字数 32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学宁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6 496 12.0 20.0
2 李善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0 68 6.0 8.0
3 时瑞国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11 49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
承载特性
变形特性
模型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672-7029
43-1423/U
大16开
长沙市韶山南路22号
42-5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3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68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