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维持砂土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以楔形体模型2种常用的面积等效方法为出发点,对开挖面支护压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同时结合现有楔形体模型与Takano 1g模型试验结果从砂土盾构开挖面破坏区外形的角度改进楔形体计算模型,在考虑松动土压力的情况下提出盾构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公式并简化.将Chambon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楔形体支护压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依托西安盾构隧道工程土舱压力监测数据对新公式进行工程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第1种面积等效方法时的楔形体模型计算结果更为精确,不同模型计算结果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楔形体竖直侧面摩擦力的影响,同时提出1.5倍所提简化公式的计算值作为上部土舱压力设定的建议值.
推荐文章
考虑渗流的多层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开挖面稳定
渗流
极限支护压力
上限定理
多层土
上硬下软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分析
盾构隧道
上硬下软地层
极限支护力
筒仓理论
极限平衡
数值模拟
软土地层TBM开挖面支护压力计算模型及可视化
TBM
开挖面支护压力
可视化
复合地层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的可靠度研究
盾构隧道
开挖面
稳定性
可靠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盾构开挖面楔形体支护压力模型分析及改进
来源期刊 中国公路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支护压力计算公式 面积等效 主动极限 楔形体计算模型 砂土盾构开挖面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计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81,90
页数 9页 分类号 U455.43
字数 53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72.2017.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文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116 1247 18.0 30.0
2 李慎刚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31 220 10.0 14.0
3 徐行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4 2 1.0 1.0
4 朱林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9 10 2.0 2.0
5 程诚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6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盾构隧道
支护压力计算公式
面积等效
主动极限
楔形体计算模型
砂土盾构开挖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公路学报
月刊
1001-7372
61-1313/U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52-19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1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7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