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藜芦醇具有抗癌、抗氧化等八大功效,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为获得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细菌菌株,并实现其对虎杖苷的有效转化.通过栀子苷平板初筛、虎杖苷摇瓶复筛,筛选得到一株能够分泌β-葡萄糖苷酶,转化虎杖苷生成白藜芦醇的菌株,并利用16S rDNA序列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鉴定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命名为CGMCC13129,该菌株在37℃,接种量为7%,底物虎杖苷浓度为0.1%,pH为7,转化8h的条件下,对底物虎杖苷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利用HPLC、HPLC-MS、1H-NMR等手段检测转化产物为白藜芦醇,经甲醇萃取一次,纯度高达99.3%.
推荐文章
白藜芦醇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及抑制机制
白藜芦醇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同源模建
酶解法制备白藜芦醇的工艺优化
虎杖
β-葡萄糖苷酶
酶解
白藜芦醇
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β-葡萄糖苷酶
16S rDNA序列
分子生物学鉴定
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固态发酵
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β-葡萄糖苷酶细菌的筛选及转化白藜芦醇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沙福芽孢杆菌 β-葡萄糖苷酶 虎杖苷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7-04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路福平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4 1421 20.0 27.0
2 李玉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7 148 6.0 10.0
3 冯薇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4 胡小妍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5 马明娜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6 郭萌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藜芦醇
沙福芽孢杆菌
β-葡萄糖苷酶
虎杖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