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BD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微藻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包埋条件:壁材质量分数6.18%,SPI/KGM-1比值1.93,壁材/芯材比值4.37.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71.03%.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表明:藻油微胶囊化后形成新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藻油的稳定性.对微藻油进行微胶囊化,为海洋微藻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推荐文章
微藻油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
微藻油
微胶囊
DHA
释放动力学
山楂黄酮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正变试验
山楂黄酮
微胶囊化
沙棘油微胶囊化研究
沙棘油
微胶囊
乳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藻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微藻油 胶囊化 魔芋胶 大豆分离蛋白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8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7.1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向阳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40 1446 21.0 29.0
2 陈晓燕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23 3.0 4.0
3 刘施琳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37 4.0 5.0
4 朱丰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48 5.0 6.0
5 林圣楠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37 4.0 5.0
6 李天骄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26 3.0 4.0
7 王红丽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9 23 3.0 4.0
8 张翠平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7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藻油
胶囊化
魔芋胶
大豆分离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