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贵州酸汤样品中分离筛选乳酸菌,并研究米汤的添加量、发酵时间、白砂糖添加量等工艺条件对米汤发酵乳感官特性的影响,最终确定米汤发酵乳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适合米汤发酵乳发酵的菌株为M-14-3-3和P-3-3-7;当米汤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8%,两菌株的混合比例1∶1,并以4%的接种量,于37℃下发酵15 h时,米汤发酵乳的口感细腻、酸甜适口,具有米汤特有的清香,其酸度为94.8°T,黏度为1 236 cP,活菌数为1.5×10~8CFU/mL,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风味发酵乳产品标准;15 d内具有较好的贮藏特性,乳酸菌活菌数7.5×10~7CFU/mL,酸度117.3°T,黏度1670 cP。
推荐文章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莲子
乳酸菌
发酵工艺
荔枝内生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效果分析
荔枝
内生菌
筛选
鉴定
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
发酵果汁
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工艺研究
乳酸菌
发酵
发芽黑米
饮料
工艺
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及筛选
奶疙瘩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米汤发酵乳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制备工艺
来源期刊 农产品加工(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米汤 发酵乳 制备工艺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玉军 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2 188 8.0 11.0
2 陈大卫 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44 4.0 6.0
3 瓦云超 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 3 1.0 1.0
4 张玉律 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1.0 2.0
5 杨壮壮 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6 杜杨洋 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7 李春雨 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米汤
发酵乳
制备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产品加工
半月刊
1671-9646
14-1310/S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59号
22-121 22-1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1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