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了本征单层MoS2以及O、Se和Te掺杂单层MoS2的结构参数、能带结构、氧化还原电势、态密度、光吸收特性和光催化潜力.结果表明,本征和掺杂单层MoS2的晶胞参数、键长随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键角随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掺杂后禁带宽度变小,导电性增强.本征和掺杂的单层MoS2的导带底电位负于水解制氢反应的还原势,其价带顶电位正于水解制氢反应的氧化势,均具有光催化水解制氢的潜力.但是,本征和O掺杂,由于价带顶与导带底电位相应于水的氧化还原势和电子空穴需求量均存在不平衡,使其光解水性能不理想.然而,Se和Te掺杂可以平衡其还原与氧化能力,改善单层MoS2的光催化的性能,其中Se掺杂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同时,掺杂后的单层MoS2对可见光吸收效率增强.此研究有助于筛选合适的单层MoS2掺杂元素,提高单层MoS2材料的光催化水解制氢性能.
推荐文章
Te掺杂单层MoS2的电子结构与光电性质
第一性原理
单层MoS2
电子结构
光电性质
Se掺杂对单层MoS2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吸收性质的影响
单层MoS2
掺杂
光解水
第一性原理
Ag掺杂对单层MoS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影响
Ag掺杂
第一性原理
MoS2
光学性质
点缺陷对单层MoS2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MoS2
第一性原理
缺陷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Se和Te掺杂对单层MoS2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单层MoS2掺杂 第一性原理 能带结构 态密度 光催化潜力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5-16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3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鹤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0 55 5.0 7.0
2 张耀予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3 5 2.0 2.0
3 肖岗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5 2.0 2.0
4 林一歆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5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层MoS2掺杂
第一性原理
能带结构
态密度
光催化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