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7例临床诊断SMA患儿临床资料,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的方法,对患儿SMN1基因7、8号外显子进行缺失检测.结果 17例患儿平均起病年龄3.7个月,均表现为松软儿,四肢肌张力低下,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血清CK正常或稍增高,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伤.SMN基因检测发现16例患儿SMN1基因存在7、8号外显子纯合缺失,1例患儿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8号外显子杂合缺失.结论 对于临床诊断的SMA患儿,根据其基因检测结合临床特点可作出明确诊断,对疾病的早期干预及产前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脊髓性肌萎缩临床与病理分析——附22例报告
脊髓性肌萎缩
临床表现
肌电图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脊髓性肌萎缩症8例临床分析
肌萎缩
脊髓性
婴儿
测序技术在缺失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脊髓性肌萎缩,儿童
序列分析, DNA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基因诊断
SMN基因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基因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17例临床特点分析及基因诊断
来源期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N基因 临床表现 基因诊断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遗传学与生化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18,封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宁 24 61 4.0 7.0
2 蔡稔 27 133 5.0 11.0
3 严提珍 9 28 1.0 5.0
4 谭建强 5 6 2.0 2.0
5 罗世强 10 36 3.0 6.0
6 李伍高 5 34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N基因
临床表现
基因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月刊
1006-9534
11-3743/R
大16开
北京市100039信箱651分箱
80-41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3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8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