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凝固剂(GDL,MgSO4,CaCl2,1%~4%)诱导所得大豆蛋白冷凝胶的流变特性和标度行为.结果表明:添加凝固剂后,随时问的延长,所有样品呈明显的凝胶行为,冷凝胶的凝胶强度具有浓度依赖性,随凝固剂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频率扫描曲线对幂率模型的拟合度非常高(R2>0.938),特征值n'和n"值表明冷凝胶为弱凝胶体系;酸诱导冷凝胶热稳定性高,盐诱导凝胶经加热后结构破坏严重;盐诱导凝胶蠕变-恢复率高,盐桥作用明显;不同流变分形模型显示酸盐诱导冷凝胶形成不同的微观结构,由Shih模型可知,GDL诱导凝胶DI值在2.73 ~2.76之间,MgSO4诱导凝胶在2.57 ~2.59之间,CaCl2诱导凝胶在2.5~2.69之间,Wu & Morbidelli模型所得值相应较小.凝胶的动态储能模量和分形结构显著受到凝固剂种类和不同质量分数的影响.
推荐文章
W/O乳液凝固剂对SPI冷凝胶流变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冷凝胶
油包水乳液
凝固剂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质构分析
不同凝固剂形成豆腐凝胶特性研究
凝固剂
豆腐
凝胶特性
差异化
酸诱导大豆蛋白凝胶动态变化与流变特性
大豆分离蛋白
酸诱导凝胶
流变性质
色差
溶胶-凝胶转变
高浓度下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体流变特性研究
大豆蛋白
聚集体
浓溶液
流变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凝固剂诱导大豆蛋白冷凝胶的流变特性及分形结构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流变 大豆蛋白凝胶 凝固剂 分形维数 标度模型 微结构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30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8.07.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玉颖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34 349 10.0 17.0
5 倪俊杰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5 11 2.0 3.0
6 李可馨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5 8 2.0 2.0
7 沈亚丽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6 15 2.0 3.0
8 王美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6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变
大豆蛋白凝胶
凝固剂
分形维数
标度模型
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