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新鲜黄秋葵花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干燥黄秋葵花,并对比分析黄秋葵花的抑菌及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对于黄秋葵花各营养成分的保存效果最好;不同干燥方式能够显著地影响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在自由基清除率及脂质氧化抑制率结果中,均表现为冷冻干燥处理组>真空干燥处理组>热风干燥处理组.3个处理组黄秋葵花提取物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冷冻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提取物对致病菌的MIC及MBC最小.说明冷冻干燥处理能有效的维持黄秋葵花的抑菌及抗氧化效果,更适用于黄秋葵花的干燥处理.
推荐文章
不同烹饪方式对黄秋葵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黄秋葵
烹饪方式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不同品种葵花籽油抗氧化性研究
葵花籽油
过氧化值
酸值
碘值
共轭二烯
共轭三烯
抗氧化性
干燥方法对黄秋葵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黄秋葵
干燥方法
膳食纤维
果胶
黄酮
总酚
抗氧化能力
黄秋葵籽油的研究进展
黄秋葵籽油
制备工艺
脂肪酸组成
油用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秋葵花 干燥方式 抑菌 抗氧化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茶与食品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5-3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80620.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门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5 29 3.0 5.0
2 詹歌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0 26 3.0 5.0
3 李凯凯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3 4 2.0 2.0
4 吴许凭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 2 1.0 1.0
5 孙梦媛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秋葵花
干燥方式
抑菌
抗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352X
34-1162/S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