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不同优势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s)的致腐能力及其对水产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文以小黄鱼为原料,通过接种优势腐败菌,测定其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菌落总数和挥发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变形杆菌属(Proteus hauseri)致腐能力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glacialipiscicola)相当,且强于普罗威斯登菌属(Providencia heimbachae);3种优势腐败菌作用下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烃类以及含氮含硫物,其中气味的主要贡献物质为吲哚、三甲胺、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S.glacialipiscicola产生的气味物质量最大,P.hauseri次之,P.heimbachae最少;优势腐败菌的产量因子与对应的含氮含硫挥发物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相关性研究进一步显示,吲哚、三甲胺、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含量与TVB-N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
推荐文章
冷藏鲈鱼片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能力分析
鲈鱼
冷藏
优势腐败菌
致腐能力
冷藏鲢鱼优势腐败菌致腐能力的初步分析
鲢鱼
腐败菌
产量因子
腐败能力
黄海中南部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小黄鱼
生物学特征
灰色关联分析
黄海中南部
白姑鱼和小黄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白姑鱼
小黄鱼
挥发性风味
气相色谱-嗅辨仪
香气萃取稀释分析
校准频率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藏小黄鱼优势腐败菌致腐能力评价及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小黄鱼 冷藏 产量因子 优势腐败菌 挥发性成分
年,卷(期) 2018,(16)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35,2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5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8.16.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海霞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18 117 7.0 10.0
2 胡亚芹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32 214 9.0 14.0
6 杨水兵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14 70 4.0 8.0
7 黄佳奇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 3 1.0 1.0
8 向迎春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 3 1.0 1.0
9 葛雨珺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2)
共引文献  (14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0)
18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黄鱼
冷藏
产量因子
优势腐败菌
挥发性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