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学生的品德意识源于他们对生活的初识、感受和一系列较复杂的心领神会.小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归根结底对品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儿童阶段的品德教学内容一定要贴近这一时段的生活,在课堂上采用他们乐于喜欢的活泼好动、积极探索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奠定他们人格发展和与人和谐相处的原始基础.这也遵循了品德教育这门学科所具有生活性、开放性、自由性以及积极乐观的特征,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儿童乃至青少年、成年人毕生的情感之中,引导每个人健康、乐观的学习;愉快、积极的生活.其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负责任、有爱心的与人相处;动脑筋、有创意的塑造美好的生活.
推荐文章
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
品德与社会
小学
教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
理论与实际
结合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践思考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领会
来源期刊 进展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品德教育 社会学科 教学内容 小学生 日常生活 领会 学习生活 和谐相处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琴 5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品德教育
社会学科
教学内容
小学生
日常生活
领会
学习生活
和谐相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进展:教学与科研
月刊
1002-1221
50-1076/N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 18 号
78-303
出版文献量(篇)
486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