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前行桨叶概念(Advancing blade concept,ABC)的共轴刚性旋翼构型的直升机具有高速前飞的能力,然而大前飞速度带来的强桨尖压缩性等影响对桨叶气动外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针对共轴刚性旋翼的气动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改进桨叶平面外形提升旋翼前飞性能.基于雷诺平均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对共轴旋翼流场进行了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代理模型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高效共轴旋翼气动布局优化方法,以前飞升阻比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约束外形下的具有非线性弦长分布、尖削及后掠特征的桨叶外形.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桨叶相比基准矩形桨叶升阻比得到明显的提升(前进比为0.6状态下升阻比提升约30%),证明了优化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共轴刚性旋翼桨毂减阻优化设计方法
共轴刚性旋翼桨毂
参数化
代理模型
减阻设计
桨叶外形对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性能影响的CFD分析
共轴刚性双旋翼
高速直升机
桨叶外形
悬停性能
Navier-Stokes方程
运动嵌套网格技术
共轴刚性旋翼空气动力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高速直升机
共轴刚性旋翼
空气动力学
理论研究
优化设计
风洞试验
共轴刚性旋翼气动干扰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共轴刚性旋翼
孤立单旋翼
气动干扰
升力偏置
风洞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共轴刚性旋翼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共轴刚性旋翼 桨叶外形 前飞 优化设计 升阻比 RANS方程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5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19
字数 3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356/j.1005-2615.2019.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招启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10 825 15.0 20.0
2 王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5 230 9.0 12.0
3 张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7 17 2.0 4.0
7 朱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1 42 3.0 6.0
8 原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轴刚性旋翼
桨叶外形
前飞
优化设计
升阻比
RANS方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5-2615
32-1429/V
大16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1016信箱
28-14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61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