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构建稳定的重组油体乳液,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200、400W)和不同超声时间(6、12、24 min)对制备重组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为揭示不同超声条件与重组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关系,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圆二色谱,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流体动力学半径、微观结构和Oleosin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 表明,利用超声处理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乳化性、储藏稳定性和界面吸附能力远高于未经超声处理的乳液,并且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乳液粒径逐渐变小,乳滴形状规则、分布均匀,乳液表面负电荷增加;当超声条件为200W、24 min时,制备的重组油体乳液最为稳定,其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高达652.2 m2/g和605.2 min;不同超声处理改变了Oleosin蛋白的二级结构,影响其与磷脂酰胆碱的结合能力,进而改变乳液在油-水界面吸附特性,证明适宜强度的超声处理有利于重组油体乳液的形成.
推荐文章
杜仲籽油纳米乳液超声乳化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杜仲籽油
纳米乳液
超声乳化
稳定性
Oleosin蛋白和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对重组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重组油体乳液
Oleosin蛋白
磷脂酰胆碱
稳定性
界面特性
姜油纳米乳液超声波乳化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姜油
纳米乳液
超声波
制备
稳定性
重组乳液粒径对甜橙油纳米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纳米微胶囊
重组乳液
粒径
释放特性
颗粒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超声条件重组油体乳液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豆 重组油体 乳液 超声 稳定性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农产品加工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19
字数 6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9.11.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杨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28 1324 17.0 22.0
2 齐宝坤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27 685 12.0 16.0
3 谢凤英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44 57 4.0 6.0
4 孙禹凡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4 21 2.0 4.0
5 钟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6 20 2.0 3.0
6 闫世长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重组油体
乳液
超声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机械学报
月刊
1000-1298
11-1964/S
大16开
北京德外北沙滩1号6信箱
2-36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7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74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