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汉英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古思想文化的定性,使得中文喜用动词表达主体的判断和情感,英语惯用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名词抒发对客体世界的理性看法.因此,形成了汉语多动态,英语多静态的语言特征.从语言动态与静态的角度出发,选取葛浩文和施晓菁的《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从动词与名词的转换;动词与形容词的转换;动词与介词(短语)的转换;弱化动词be、虚化动词make/have/take/do这四个方面,归纳并对比分析了两种译本的汉译英策略,以期望掌握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征,找出汉英动态与静态转化的规律.
推荐文章
翻译改写:意识的操控 ——以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为例
文学翻译
操控论
改写
葛浩文
意识形态
葛浩文的文学翻译忠实观及其实践
葛浩文
文学翻译
忠实观
实践
葛浩文《我不是潘金莲》创造性翻译风格研究
葛浩文
《我不是潘金莲》
创造性翻译风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骆驼祥子》汉英翻译过程中 动态与静态的转化 ——以葛浩文和施晓菁的翻译为例
来源期刊 现代商贸工业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骆驼祥子》 动态 静态
年,卷(期) 2019,(32)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与培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
字数 31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8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子荣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骆驼祥子》
动态
静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商贸工业
旬刊
1672-3198
42-1687/T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5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00
总下载数(次)
201
总被引数(次)
11253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