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茂名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方法,对抽检食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17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对葡萄球菌肠毒素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2012—2018年共采集22类食品样品,检测样品1678份,阳性样品187份,总检出率为11.14%.检出13种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31.25%),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23.63%)、产气荚膜梭菌(20.00%)、弯曲菌(15.87%).采自农贸市场的样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7.88%)高于餐饮企业(3.25%).散装食品检出率(17.84%)高于预包装食品(1.06%).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毒力基因和耐热相关溶血素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率为10.00%.结论 茂名市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对农贸市场和散装食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监测,加大监管力度.
推荐文章
2015年云浮市市售生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风险监测
调查
2005-2006南京市食品致病菌污染分析
食品污染
食源性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2011~2012年广西罗非鱼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药敏特性调查
罗非鱼
食源性致病菌
药敏特性
调查
广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2-2018年茂名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期刊 应用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与卫生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55.3
字数 24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柏生 53 242 10.0 13.0
2 廖国东 22 44 4.0 5.0
3 卢向明 3 1 1.0 1.0
4 黄友志 6 23 1.0 4.0
5 陈伟冰 5 6 1.0 2.0
6 邱福明 3 0 0.0 0.0
7 吴常红 3 0 0.0 0.0
8 黄水飞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预防医学
双月刊
1673-758X
45-1345/R
大16开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