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STCA模型和公交优先权的概念,结合直线式公交停靠站附近的交通流运行特性,在优化车辆跟驰规则和换道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三车道元胞自动机车辆换道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分别对设置完全式公交专用道(DBL)和间歇式公交专用道(IBL)的道路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局部仿真.考虑车辆换道率和公交发车频率,从基本图、时空图、平均速度和速度稳定性方面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IBL策略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当车辆密度大于20 veh/km且公交车辆发车频率小于200 veh/h时,IBL策略较DBL策略效果更好.此时允许部分社会车辆进出公交专用道,虽然车辆换道率更高,但并不会对路段交通流造成负面影响,反而能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和道路资源利用率,减轻交通拥堵.
推荐文章
公交专用道路段停靠站与人行横道协调设计
公交专用道
人行横道
公交停靠站
交通设计
公共汽车交通专用道及其停靠站最佳布置方法
公共汽车专用道
公交停靠站
车均延误
停靠站对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停靠站
公交专用道
通行能力
公交专用道上的公交停靠站设置
公交专用道
最佳站距
站台选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停靠站附近间歇式公交专用道适用条件探究
来源期刊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直线式停靠站 间歇式公交专用道 车辆换道 元胞自动机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学科交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4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U491.1
字数 6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锐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27 49 4.0 5.0
3 曹怡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4 2 1.0 1.0
5 董友邦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1 0 0.0 0.0
13 陈悦新 南通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线式停靠站
间歇式公交专用道
车辆换道
元胞自动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5-0523
36-1035/U
大16开
中国南昌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6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