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52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776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ZhongXue YuWen

影响因子 0.1402
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期刊荣誉: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优秀期刊  湖北省优秀期刊 
ISSN:
CN: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地址:
出版文献量(篇)
552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77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3-8
    摘要: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应深圳市新安中学的邀请,本刊编辑部一行5人对彭莉琼老师的语文教改实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听课、访谈、阅读实践材料、座谈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对彭莉琼老师的语文教改实验有...
  • 作者: 徐利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9-11
    摘要: 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母语教育源远流长.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传承.理应成为一门最为成熟、最为科学的学科教育。审视我国的语文教育,不难发现.它走过了曲曲折折的路.有着太多的是是非非。进入新...
  • 作者: 温土筠 陈佳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12-13,19
    摘要: 一、语文教学风格概述 个性.是教学风格的灵魂。个性,又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表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育大辞典》中将“教学风格”解释为:“教学过程中所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
  • 作者: 顾云卿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14-16
    摘要: 课程的问题.本质上是知识选择的问题。而选择哪些知识、选择什么性质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都有赖于人们秉持怎样的“知识观”。知识观即关于知识的观念.具体而言.它是人们关于知识本质...
  • 作者: 早君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16-16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中指出间隔号的用法:(1)“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
  • 作者: 王聚元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17-19
    摘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提出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解作了全新的诠释.指出“‘真正理解’是衡量多元智能教学‘质’的指标”.倡导教学要实现“真正的理解”,并由此明...
  • 作者: 袁彬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20-21,49
    摘要: 2010年。随着“国培计划”的启动,有关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上的探索逐渐由纯理论的分析转向与案例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向可操作的实践层面推进。这里,我们选取...
  • 作者: 胡根林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22-24
    摘要: 传统的考试模式向来关注结果的可比较性和公平性.很少考虑对学习的加强和支持。它鼓励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鼓励再生他人的观点.激励浅层的学习.忽视复杂能力的学习。而当考试具有高利害关系时,教师...
  • 作者: 汤蒙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25-27
    摘要: 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学生亲近并走入文本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开始重视朗读,我们在课堂上又听到久违的读书声了。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朗读教...
  • 作者: 虞红敏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27-28
    摘要: 人教版本的《外国小说欣赏》多选用现代派小说。现代主义小说使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这也许恰恰说明20世纪的人类生存和境遇本身更复杂,更难以把握.以致于让学生读不懂、读不深。读不懂的小说,引...
  • 作者: 张玉武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28-29
    摘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但是,就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而言,我们常常“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解,轻运用;重分析,轻感悟;重语句的表层含义.轻语...
  • 作者: 陈洪团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29-33
    摘要: 语文教学承担着增加学生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重任。然而,仅仅依靠教材内容,语文教学是不能将这个重任担当起来的。有专家学者认为“生活是语文的外延”.他们倡导“大语文”教学观,主张构建开放...
  • 作者: 王家伦 黄慈翔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33-35
    摘要: 时下.不少中小学都在纷纷推广教师备课“学案制”.学案迅速在全国各地走红。所谓“学案”,简言之就是教师从指导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方案.而借助学案进行...
  • 作者: 徐洪朵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35-38
    摘要: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突出了“欣赏”、“体验”,体现了文学教育思想的回归。而这种回归体现在教材编制中,则是增加了现代诗歌的比例,如沪教版教材,原来一般只有四五首现代诗歌.试用本八年级第一学期...
  • 作者: 李仁甫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38-40
    摘要: 亲近原文 每一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教学思维。如果不具备该学科的思维.也许基本过关没问题.但要升堂入室,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恐怕绝非易事。同样.我们教语文.如果不满足于才察中平.而要给自己提出高...
  • 作者: 崔国明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41-42
    摘要: 日前.在一次高二语文考试的监考过程中,我看到了下面的这样一道作文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苏轼云“高处不胜寒”,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关于“高峰”,历来众说...
  • 作者: 郑沂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42-45
    摘要: 学生作文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写作过程的一个段落或对一篇文章的结果进行审慎的回顾、检查与分析。反思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 作者: 苑青松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46-48
    摘要: 中小学生习作和习作教学似平进入阈限而难以找到跨越的路径.在该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下列现象比比皆是.从不同侧面揭示这一教学困境。
  • 作者: 韩丛文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48-49
    摘要: 我最近听了一节题为《寻觅夏天的踪迹》的作文指导课,发现了这节课中的一些疏漏。指出和补救这些疏漏,我认为有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
  • 作者: 朱卫国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50-51
    摘要: 《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怍一直困扰着一线的语文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很多老师探讨一番之后.若有所悟地感叹“还是让学生在朗诵中去体悟诗中的情致吧”。然而这只是隔靴搔痒、自欺欺人的教...
  • 作者: 陈继民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52-53
    摘要: 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分析,例如厘清文章思路、归纳文章主旨、概括写作特色,均有必要,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但仅达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时间一长,篇篇如此,学生学得枯燥,具体知识不易触类旁通,情...
  • 作者: 李冬梅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53-53
    摘要: 一直觉得.“神马都是浮云”的句子是网络中沉淀下来的经典语言之一。从修辞角度言之,其中的妙处不在少数。具体如下:
  • 作者: 郑逸农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54-57
    摘要: 【课文出处】苏教版高中必修一 【设计说明】“非指示性”名称源于对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叶旨示性”教学的反拨.又是对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反拨,在教师中...
  • 作者: 张静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57-57
    摘要: “井喷”指地下水、天然气、石油等受地层压力突然夹带着泥沙从井口喷出的现象。(《汉语大词典》)“井喷”一词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把其中的“压力、突然”等义加以引申.用于其它事物受到某种压力,突然爆...
  • 作者: 左琼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57-57
    摘要: 传说公元前4世纪周朝就种植甘蔗了。秦汉时已普遍种植甘蔗和用甘蔗榨糖了。汉代杨孚《异物志》记载:“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
  • 作者: 张洪峰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59-61
    摘要: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
  • 作者: 明智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61-62
    摘要: 小说、戏剧等之类的作品,一般来说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而细节是构成情节的“细胞”。一篇小说可以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却不能没有场面和细节,否则就会失去形象性特质而走向抽象化、意念化。
  • 作者: 张斌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62-62,51
    摘要: “碧云天,黄花地,两风紧,北雁南飞。”这是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写景佳句,历来为人称道。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是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浓情丽句,后人赞不绝口。
  • 作者: 史绍典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63-64
    摘要: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说的是孔明于隆冬之时.设坛祭风.文中言道:“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闽派语...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1年9期
    页码:  F0002-F0002
    摘要: 王小红,1968年5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就职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语文中教高级。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基本信息

刊名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优秀期刊
2.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