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植酸钙作为唯一的磷源,从无花果中分离到一株产植酸酶的菌株,利用液体发酵对该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获得最适发酵培养基即淀粉8%,葡萄糖2%,NaNO3 1.0%,KH2PO4 0.01%,KCl 0.05%,MgSO4 0.05%,FeSO4 0.01%,pH值为5.0,采用10%的接种量,10%的装液量,经30℃,150 r/min摇瓶培养8 d,发酵液酶活达870.87 pu/mL;采用该酶处理豆粕粉30℃下反应90 min,植酸(盐)降解率达75%,处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由0.167 mg/mL增加到12.1 mg/mL.
推荐文章
植酸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植酸酶
液体发酵
最适条件
植酸酶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植酸酶
固态发酵
黑曲霉
植酸酶产生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植酸酶
Aspergillus.sp
诱变
发酵
植酸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固态产酶条件研究
植酸酶
菌种筛选
固态发酵
产酶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植酸酶产生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植酸酶 植酸钙培养基 液体深层发酵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分类号 TQ92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91.1999.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昌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11 175 7.0 11.0
2 张梅申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21 108 7.0 10.0
3 沈爱光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3 43 3.0 3.0
4 熊晓辉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2 2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酸酶
植酸钙培养基
液体深层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