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木薯渣粗蛋白及无机盐含量较低,与麸皮、米糠混合或同时添加无机氮源及无机盐,可作为发酵培养基合成植酸酶.高浓度的磷抑制植酸酶的合成.最佳发酵条件为:木薯渣为唯一碳原,添加2 % NH4NO3,0.01 % K2HPO4,0.05 % MgSO4·7H2O,0.05 % KCl,0.01 % FeSO4·7H2O,0.9 % SDS,培养基水分含量60 %~65 %,10 g木薯渣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2 mL菌悬液(2.8×108个孢子mL),自然pH值,培养温度28~31 ℃,第8 d达产酶高峰,高峰期产酶量为6 730 Ug干曲.
推荐文章
木薯渣固态发酵植酸酶的中试条件
木薯渣
固态发酵
植酸酶
黑曲霉
植酸酶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植酸酶
固态发酵
黑曲霉
植酸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固态产酶条件研究
植酸酶
菌种筛选
固态发酵
产酶条件
黑曲霉固态发酵改善木薯渣品质的研究
黑曲霉
固态发酵
木薯渣
营养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薯渣固态发酵植酸酶的条件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植酸酶 木薯渣 固态发酵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4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33.99
字数 38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00.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葵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5 82 3.0 5.0
2 李枚秋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10 13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20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酸酶
木薯渣
固态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