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毛蟹的三、四叶梢为原料,通过对乌龙茶新工艺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发现在做青过程中,整叶的 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规律;整叶叶缘的PPO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POD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整叶叶芯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依次减弱和依次增强的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内源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乌龙茶
加工
内源酶
变化规律
红茶加工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茶叶加工
红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β-葡萄糖苷酶
草莓冻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维生素C的变化研究
草莓
冻藏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维生素C
龙眼果肉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
龙眼
果肉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活性
灭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龙茶做青期间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
来源期刊 茶叶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乌龙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72.5+9|Q554
字数 32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9X.2001.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伟丽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57 1624 24.0 39.0
2 禹利君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30 198 8.0 13.0
3 史云峰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18 144 7.0 11.0
4 王若仲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51 672 14.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21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龙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5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