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破囊壶菌是原生生物,7属42种,其中Schizochytrium和Thraustochytrium某些种的廿二碳六烯酸含量很高,是充满发展前景的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廿二碳六烯酸的微生物.尽管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廿二碳六烯酸由廿二碳五烯酸在△4-位脱氢而来,现已在Thraustochytrium中鉴定得编码△4-去饱和酶的cDNA序列Fad4.Schizochytrium却可能以多酮化物合成酶催化廿二碳六烯酸的生物合成.
推荐文章
裂殖壶菌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机理研究进展
裂殖壶菌
二十二碳六烯酸合成
培养条件
基因组测序
转录组测序
破囊壶菌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破囊壶菌
二十二碳六烯酸
发酵
代谢途径
影响因素
中试工艺
破囊壶菌二十碳六烯酸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前景
破囊壶菌
发酵
油脂提取
二十碳六烯酸(DHA)纯化
产业化
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脂质的提取与分析
破囊壶菌
脂质
提取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破囊壶菌及其廿二碳六烯酸生物合成
来源期刊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破囊壶菌 裂殖壶菌 廿二碳六烯酸 生物合成 脂肪酸合成酶 多酮化物合成酶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39.97|Q591.5
字数 30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5/j.issn.1674-3563.2004.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茂洪 温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6 220 9.0 13.0
2 赵肖为 温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31 268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破囊壶菌
裂殖壶菌
廿二碳六烯酸
生物合成
脂肪酸合成酶
多酮化物合成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4-3563
33-1344/N
大16开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