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分析白牦牛肉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采集18头白牦牛肉,用常规方法测定常量营养素,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矿物元素,氨基酸分析法测定氨基酸并进行氨基酸计分(AAS),GC-MS法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与当地黄牛肉比较,白牦牛肉干物质高4.44%、蛋白质高8.49%、碳水化合物高104.8%、铁高26.0%、脂肪低52.8%、氨基酸总量(TAA)高11.3%、必需氨基酸(EAA)高12.9%,蛋氨酸(MET)、胱氨酸(CYS)为限制性氨基酸(AAS为33.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的比值为60.8%;检测出酯、酮、醇、醛类等10种独特风味物质.白牦牛肉色泽深红,无腥不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富含铁、氨基酸种类齐全等特点,因此它是一种优质的肉类资源.
推荐文章
不同年龄牦牛肉肉质测试与分析
畜牧学
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
牦牛
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牦牛肉
化学组成
营养价值
肉品质
生姜提取液对牦牛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牦牛肉
生姜提取液
保鲜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
去势牦牛和公牦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去势牦牛肉
公牦牛肉
挥发性物质
对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牦牛肉成分分析及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白牦牛肉 成分 风味 分析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05.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鹏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5 217 5.0 5.0
2 王存堂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 210 4.0 4.0
3 余群力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20 1568 21.0 29.0
4 蒋玉梅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72 746 13.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308)
二级引证文献  (94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2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0(2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2(5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3(8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4(11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00)
2015(141)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28)
2016(109)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96)
2017(10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98)
2018(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3)
2019(14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38)
202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牦牛肉
成分
风味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