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乌龙岭龙眼为原料,筛选龙眼防腐褐变保鲜剂,研究确定其MAP保鲜技术.实验表明:以半胱氨酸、硫脲、尿素、2,4-D及磷酸二氢钾组成的保鲜剂处理对抑制龙眼果皮褐变均有效果,其中以加有半胱氨酸或硫脲的B、D保鲜剂处理的综合保鲜效果最好;乌龙岭龙眼MAP保鲜的最佳参数为,贮藏温度(5±1)℃,PE膜厚度0.03 mm,单位透气面积的装果量为5~7 kg.贮藏40 d好果率达96.5%,褐变指数为68.4%,果肉可溶性固形物为20.2%,总糖15.6%,还原糖2.9%,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 74.6 mg.
推荐文章
乌龙岭龙眼果皮的PPO特性及活性抑制
乌龙岭龙眼
果皮
PPO
活性抑制
龙眼采后果皮褐变因素及防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龙眼
果实
果皮褐变
防褐保鲜技术
龙眼果实品质劣变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龙眼
果实
品质劣变
采后处理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龙岭龙眼防腐抗褐变与MAP保鲜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乌龙岭龙眼 MAP保鲜 好果率 褐变指数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7-8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6.6
字数 38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05.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志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61 846 17.0 26.0
2 陆东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36 423 12.0 20.0
3 林晓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55 755 15.0 25.0
4 李维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44 631 14.0 24.0
5 庄林歆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5 198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龙岭龙眼
MAP保鲜
好果率
褐变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