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采用MOCVD技术在GaSb衬底上制备InAs与GaSb交替生长层构成的分布布喇格反射镜(DBR)材料.由于InAs与GaSb材料晶格匹配良好,且折射率差较大,因此用这两种材料交替生长构成的DBR结构,在较低生长周期时即可获得较高的反射率.将其引入共振腔增强型红外探测器结构,做为共振腔的腔体,将大大改善器件性能,实现红外光的高灵敏度室温探测.根据多膜增反原理,膜层反射率随膜层周期增加而增加,理论计算结果显示InAs/GaSb DBR结构工作波长为2.4μm,周期为22时,膜层反射率即可高于80.11%.我们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ray射线衍射,反射光谱测量等分析手段,对InAs/GaSb DBR结构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我们已经成功获得高质量的晶格匹配的InAs、GaSb单晶薄膜,以及InAs/GaSb交替生长组成的不同周期的DBR结构材料.反射光谱测量显示,InAs/GaSb DBR反射率随膜层周期数增加而增加,当InAs/GaSb DBR周期数为22时,其反射率约为44.27%.
推荐文章
(InAs)1/(GaSb)1超晶格原子链的第一原理研究
第一原理
InAs/GaSb超晶格
原子链
量子输运
(InAs)1/(GaSb)1超品格纳线第一原理研究
第一原理
InAs/GaSb超晶格
半导体纳米线
能带结构
InAs/GaSbⅡ类超晶格材料台面腐蚀
半导体材料
InAs/GaSbⅡ类超晶格
MBE
ICP干法刻蚀
湿法腐蚀
用于红外探测的短周期InAs/GaSb超晶格材料的生长
InAs/GaSb超晶格
禁带宽度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MOCVD)
原子力显微镜(AFM)
光致发光(PL)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OCVD-InAs/GaSb DBR结构材料的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MOCVD 分布布喇格反射镜 反射率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0-1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
字数 3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5X.2005.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缪国庆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15 45 4.0 5.0
2 金亿鑫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12 54 5.0 6.0
3 蒋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13 45 4.0 5.0
4 宋航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15 3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OCVD
分布布喇格反射镜
反射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