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中试用了20个随机引物对16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菌株全基因组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其中OPG-06,OPG-11和OPG-20三条适宜引物具有鉴别作用,每一引物均可扩增1~10条DNA片段,大多数片段分子量大小在100~2 000 bp之间,共扩增出34条RAPD谱带,多态性为85.3%,获得了稳定清晰的菌株RAPD指纹图谱.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37.5%~94.1%之间,反映出较高的遗传差异性,并可通过聚类分析将16株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菌株按亲缘关系的远近分为6个类群.结果表明,利用RAPD标记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对酿酒酵母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分型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鉴定酵母菌的初步探讨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酵母菌
多聚酶链反应
刺葡萄酿酒酵母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刺葡萄
酿酒酵母
分离
性能
白假丝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及其流行趋势分析
白假丝酵母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
基因型
流行趋势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野生动物
脊椎动物
RAPD
遗传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来源酿酒酵母菌株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酿酒酵母 RAPD 多态性 聚类分析
年,卷(期) 200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0X.2005.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维明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89 445 11.0 16.0
2 汪志君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28 1519 22.0 32.0
3 杨振泉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72 488 11.0 18.0
4 金昌海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9 604 13.0 24.0
5 沈力飞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1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酿酒酵母
RAPD
多态性
聚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