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揉捻时间、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鹿苑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之间两两交互作用对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随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应用L*a*b*表色系统描述干茶和茶汤色泽,随着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的增加,干茶和茶汤a*为负值,均呈上升趋势;干茶和茶汤b*均为正值,茶汤b*呈增加趋势,干茶b*变化趋势不明显.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品质成分和色泽分析,鹿苑茶最佳闷堆条件为:茶叶含水量40%左右,闷堆温度35℃左右,闷堆时间7h左右.
推荐文章
闷堆和摊放对黄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闷堆
摊放
黄茶
品质
生化成分
闷黄工艺因子对黄茶品质及滋味化学组分的影响研究
黄茶
闷黄
滋味
品质
水分因素
通气频率
闷堆对黄茶滋味影响的研究
黄茶
滋味
闷堆
儿茶素
氨基酸
鹿苑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
黄茶
鹿苑茶
加工
机械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鹿苑茶闷堆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茶 鹿苑茶 闷堆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72.4
字数 3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5.1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玉琼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47 561 16.0 22.0
2 周继荣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19 397 13.0 19.0
3 倪德江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68 757 18.0 25.0
4 孙娅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3 7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89)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茶
鹿苑茶
闷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