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在鹿苑黄茶加工中分别进行15 min,6 h,9 h,12 h闷堆与不闷堆处理的比较,分析其主要滋味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闷堆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加剧;氨基酸总量在闷堆前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闷堆9 h后茶多酚和氨基酸均有显著下降,并有少量茶黄素和茶红素产生;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相同条件下,闷堆时间是黄茶滋味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黄茶浓醇鲜爽滋味主要是闷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协调变化所致.黄茶闷堆时间以6~8 h为宜.
推荐文章
闷黄工艺因子对黄茶品质及滋味化学组分的影响研究
黄茶
闷黄
滋味
品质
水分因素
通气频率
闷堆和摊放对黄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闷堆
摊放
黄茶
品质
生化成分
闷黄工艺因子对黄茶品质及滋味化学组分的影响研究
黄茶
闷黄
滋味
品质
水分因素
通气频率
闷黄工艺对桂热2号黄茶品质影响的探讨
闷黄工艺
桂热2号
黄茶
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闷堆对黄茶滋味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茶叶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茶 滋味 闷堆 儿茶素 氨基酸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72.4
字数 3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9X.2000.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世文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8 78 4.0 8.0
2 蔡烈伟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6 60 3.0 6.0
3 龚永新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7 6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271)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4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6(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7(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8(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2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茶
滋味
闷堆
儿茶素
氨基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5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