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食用油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食用油中脂肪酸的成分了解较少.本研究利用中国7省和北京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了食用油消费和其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食用油的消费数据来源于1997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户的3天食物摄入.购买了8省主要城市销售的食用油,并于2001年进行了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按照标签有14种油共126个样本.脂肪酸的分析运用标准的气相色谱法.结果中国有超过76%的家庭消费食用油,2岁及以上人群每人每日平均消费量为29.6g.有1/4的人食用菜籽油,菜籽油富含顺式C22:1n9(芥酸).33%的食用油与标签不符.菜籽油通过含C22:1n9来识别,但标签上常常没有标.在另外28个样本中检测了反式亚麻酸异构体.南方和北方省份的标签偏差一样.结论中国应该制定混合食用油的完整标签规定,以预防影响健康的无意识脂肪酸消费.特别是应该减少芥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消费.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对食用油标签进行控制管理,特别是南方省份.
推荐文章
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分析
棕榈油
食用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
高温条件下食用油脂脂肪酸的变化
食用油
脂肪酸
高温加热
反式脂肪酸
羰基值
高分辨质谱直接分析食用油中脂肪酸甘油酯
食用油
餐厨回收油
脂肪酸甘油酯
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
高分辨质谱(HR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012 中国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以直接分析值作为制定标签的依据
来源期刊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食用油 芥酸 脂肪酸成分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151.3|R151.4
字数 5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凤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149 3135 33.0 51.0
2 杜树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11 321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用油
芥酸
脂肪酸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卫生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906
11-6000/R
16开
北京宣武区南纬路29号
2-608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