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以从中华圆田螺提取的牛磺酸为添加剂,以红茶和食盐脱腥,以白砂糖、食用柠檬酸和柠檬香精调汁,开发天然牛磺酸茶饮料.试验中主要对脱腥条件和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盐、牛磺酸提取液和红茶添加量为0.02∶1∶3(g∶mL∶mL),红茶浓度为10∶150(g∶mL)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原料中牛磺酸含量,而且脱腥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再配以白砂糖与食用柠檬酸的比为300∶1,添加柠檬香精0.05%.此配方设计的100mL牛磺酸饮料中牛磺酸含量为0.00225g、总糖度为12%、pH值为3.37.饮料呈淡茶红色,清爽的茶香味,酸甜可口.
推荐文章
红枣山楂茶饮料的研制
红枣
山楂
红茶
饮料配方
复合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中草药
菠萝
复合保健茶
配方
生产工艺
玫瑰普洱茶饮料研制
普洱茶
玫瑰花
饮料
酶解
云南簇蕊金花茶饮料的研制
簇蕊金花茶
可溶性干物质
浸提
工艺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牛磺酸茶饮料的研制
来源期刊 食品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华圆田螺 牛磺酸 茶饮料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饮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1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9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89.2006.08.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梦祥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8 768 17.0 22.0
2 张长峰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9 253 9.0 15.0
3 刘平娥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圆田螺
牛磺酸
茶饮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技
月刊
1005-9989
11-3511/TS
大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
2-68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97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104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