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玉米淀粉的多酶复合水解过程中淀粉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直链淀粉含量及酶解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微孔淀粉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协同作用在淀粉颗粒表面形成一个个很小的孔, 但颗粒仍保持基本形状, 淀粉晶型未发生改变仍为A型图谱,衍射图谱的峰强度及位置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结晶度先升高后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先逐渐升高后下降, 酶解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逐渐增长.
推荐文章
制备微孔淀粉的酶源比较研究
微孔淀粉
制备
葡萄糖淀粉酶
α-淀粉酶
普鲁蓝酶
复合淀粉酶酶解生淀粉机理探讨
糖化酶
q-淀粉酶
协同作用
生淀粉
复合酶法制备马铃薯微孔淀粉的工艺研究
微孔淀粉
水解率
油脂吸附率
制备工艺
复合酶法
复合酶法优化木薯微孔淀粉工艺研究
木薯微孔淀粉
复合酶
吸油率
吸附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酶水解生淀粉形成微孔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孔淀粉 复合淀粉酶 酶解 机理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2,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31
字数 3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946.2007.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忠 126 1264 18.0 28.0
3 王鹏 14 234 9.0 14.0
4 缪铭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95 803 15.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孔淀粉
复合淀粉酶
酶解
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0946
23-1497/N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138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11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01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