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隐性课程做了清晰的概括:“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tum)亦称‘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
推荐文章
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隐性课程
实践
探索
警察院校隐性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警察院校
警务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
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理论基础
涵义与特点
研究概况
初中英语隐性课程缺失与建设路径
初中英语
隐性课程
英语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校园隐性课程的设计
来源期刊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 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化情境 设计 学校课程 教学计划 隐蔽课程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建华 1 0 0.0 0.0
2 高玉卿 1 0 0.0 0.0
3 杨亮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
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化情境
设计
学校课程
教学计划
隐蔽课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月刊
石家庄市裕华东路265号河北师范大学北院
出版文献量(篇)
317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