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密度梯度量子模型定量研究了磷化铟(InP)复合沟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击穿特性,考虑了复合沟道内碰撞电离以及沟道量子效应,重点研究了器件击穿电压随In0.7Ca0.3As沟道厚度的变化关系,提出了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采用商用器件模拟软件Sentaurus模拟了器件的开态击穿电压,对比了实验和模拟的结果.研究表明:适当减小In0.7Ga0.3As沟道层的厚度可以在保持器件饱和电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开态击穿电压,这对于提高InP基HEMT的功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一种新的磷化铟复合沟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小信号物理模型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复合沟道
物理模型
磷化铟
0.5μm栅长HfO2栅介质的Ga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氮化镓
栅电流
射频特性
磷化铟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欧姆接触工艺
磷化铟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欧姆接触
合金
传输线模型
低温增强型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特性研究
薄膜晶体管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
输运特性
磁控溅射沉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化铟复合沟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击穿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磷化铟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密度梯度模型 击穿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7-41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9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7.07.0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静波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5 55 4.0 6.0
2 张海英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14 574 11.0 17.0
3 尹军舰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1 99 6.0 7.0
4 刘亮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87 679 10.0 25.0
5 李潇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3 130 7.0 10.0
9 叶甜春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200 911 14.0 18.0
10 黎明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41 329 12.0 17.0
11 龚敏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09 372 10.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化铟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密度梯度模型
击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