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非闭合磁路型高能量密度微电磁驱动器的制作方法,即利用MEMS工艺在单位面积硅基体上制作多匝、高深宽比.的平面线圈和高厚度的磁芯.通过先面电铸再线电铸的方式,以及动态控制电铸电流密度的方法进行平面线圈的制作;通过改变衬底表面粗糙度和种子层厚度的方法,改善合金镀层与衬底的粘附性能.可以在单位面积的硅片上,制作出厚度更大的磁性合金镀层.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微型电磁驱动器在相同的输入功率下,比同类其他微电磁驱动器,能产生更大的电磁驱动力,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推荐文章
基于MEMS工艺的高能量密度微电磁驱动器
MEMS
微型电磁驱动器
高能量密度
多匝双层平面微线圈
厚NiFe合金镀层
高能量密度的电容器
高能量密度
超级电容器(Ultra capacitor)
溶胶-凝胶法制作PZT微驱动器的研究
PZT薄膜
溶胶-凝胶法
各向异性刻蚀
微驱动器
MEMS
电磁悬浮微驱动器的快速跟踪模糊控制
微驱动器
快速模糊控制
快速跟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能量密度微电磁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型电磁驱动器 高能量密度 多匝双层平面微线圈 厚NiFe合金镀层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212
字数 1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8.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平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80 2022 23.0 35.0
2 张涛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学院 24 107 7.0 10.0
3 吴一辉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26 1121 18.0 27.0
4 刘永顺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65 4.0 7.0
5 梁翠萍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学院 3 2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型电磁驱动器
高能量密度
多匝双层平面微线圈
厚NiFe合金镀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