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u互连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制备性能优异的扩散阻挡层.本文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在N2/Ar气氛中制备了不同组分比的Ta-N薄膜,并原位制备了Cu/Ta-N/基底复合结构,对部分样品在N2保护下进行了快速热处理(RTA),采用台阶仪、四探针测试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对薄膜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N2流量比的增加,薄膜沉积速率下降,表面趋于平滑,Ta-N薄膜热稳定性能及阻挡性能随之提高,而电阻率则上升.氮流量比为0.3制备的厚度为100nm的Ta-N薄膜经600℃/5min RTA后,仍可保持对Cu的有效阻挡;在更高温度下退火,Cu将穿过阻挡层与Si发生反应,导致阻挡层失效.
推荐文章
铝阳极氧化基板制备过程对埋置型Ta-N薄膜电阻的影响
阳极氧化
Ta-N薄膜电阻
电学性能
显微结构
氮分压对Ta-Ru-N薄膜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磁控溅射
扩散阻挡层
Ta-Ru-N
方块电阻
氮离子轰击能量对ta-C:N薄膜结构的影响
ta—C:N薄膜
氮离子
Raman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氮流量比制备纳米Ta-N薄膜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u互连 Ta-N阻挡层 氮分压 失效机制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9-77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124
字数 40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52.2008.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继承 中南大学物理学院 96 780 15.0 21.0
2 陈海波 中南大学物理学院 38 261 9.0 16.0
3 黄迪辉 中南大学物理学院 3 6 1.0 2.0
4 李幼真 中南大学物理学院 23 128 7.0 10.0
5 刘正 中南大学物理学院 9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互连
Ta-N阻挡层
氮分压
失效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双月刊
1007-4252
31-1708/TB
大16开
上海市长宁路865号
4-737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16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