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列车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对道岔尖轨侧磨和伤损的影响,为地铁折返线道岔合理选型及布置提供依据,采用道岔侧向过岔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考虑轮轨间摩擦系数随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提高而降低这一黏着特性,分析了不同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下,尖轨侧面磨耗及轮轨纵横向加速度等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延长列车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可以提高侧向过岔速度,减轻尖轨侧磨,但会增加轮轨动力响应,且增加了运行长度,使折返运行时间变长.可以采取增大导曲线半径或直接换铺更大号码道岔来缩短运行时间.合理的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应该是:道岔基本轨前端距站台端部距离20~30 m.
推荐文章
提速道岔直尖轨侧磨的分析与整治
提速道岔
直尖轨
侧磨
整治
道岔尖轨轨下刚度改变对轮轨动力性能的影响
提速道岔
尖轨
弹性
轮轨相互作用
岔桥相对位置对列车-道岔-桥梁耦合振动的影响
岔桥相对位置
列车
桥上道岔
振动
转辙器轨距加宽对高速道岔动力特性的影响
高速道岔
转辙器
轨距加宽
动力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折返线列车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对道岔尖轨侧磨的影响
来源期刊 铁道建筑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尖轨侧磨 启动距离 制动距离 轮轨耦合振动模型 运行时间 折返线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线路与养护维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13.6
字数 3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995.2009.10.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85 3216 25.0 35.0
2 陈嵘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83 670 15.0 21.0
3 傅晓剑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尖轨侧磨
启动距离
制动距离
轮轨耦合振动模型
运行时间
折返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建筑
月刊
1003-1995
11-2027/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2-405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68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437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