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实验首先比较研究了晒干、阴干、烘干、微波干燥等几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甜菊叶中甜菊糖甙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高火干燥的效果最好,只需3min,甜叶菊鲜叶中的水分从76.07%降到了3.53%且叶片颜色保持原色,莱鲍迪甙-A(Rebaudioside A,Reb-A)的含量提高了27%,甜菊苷(Stevioside,Ste)的含量提高了22%;然后比较研究了三级逆流连续提取、三罐串联逆流提取及单罐提取甜菊糖甙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的提取得率相近(分别为99.9%、99.82%及99.9%),但三级逆流连续提取的整个过程只需要20min,而其他两种提取方式整个过程至少需要60min,因此,三级逆流连续提取是一种更加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的提取方式.
推荐文章
酶法改性甜菊糖甙的工艺研究
甜菊糖甙
酶法改性
环糊精转糖苷酶(CGTase)
α-淀粉酶
三级逆流提取茶叶的研究
逆流提取
速溶茶
酶法浸提甜菊糖甙的研究
甜菊糖甙
纤维素酶
低温浸提
提取率
油茶籽油的水媒法罐组式逆流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油茶籽油
罐组式逆流提取
水媒法
表面活性剂
茶皂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级逆流法提取甜菊糖甙的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甙 逆流提取 干燥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02.3
字数 2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9.02.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郁军 3 31 3.0 3.0
2 岳鹏翔 3 31 3.0 3.0
3 郁红 1 10 1.0 1.0
4 孙冀平 1 10 1.0 1.0
5 郑远斌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甜叶菊
甜菊糖甙
逆流提取
干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