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茶经粉碎至40目后辅以超声波,可实现低温浸提有效成分.增加浸提时间、漫提温度和超声波功率或减小固液比,可提高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提取率.且3种成分的提取速率相当.较高的浸提温度,加剧了浸提茶汤的色泽劣化.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超声渡功率>浸提时间>固液比>浸提温度.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的浸提工艺条件是:浸提时间36.5min.固液比1:67,浸提温度53℃,超声波功率335W.在此条件下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分别为茶多酚93.86%、氨基酸92.68%,咖啡碱93.16%,白茶茶汤色泽好.
推荐文章
茶叶超声波辅助浸提研究
茶叶
深加工
超声波
浸提
白茶低温浸提工艺
白茶
低温
浸提
超声波辅助热浸提甘薯多糖工艺研究
甘薯
多糖
超声波
正交试验
提取率
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黑木耳多糖工艺的优化研究
黑木耳
多糖
超声波
提取
响应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波低温浸提白茶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白茶 超声渡 低温 浸提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5
页数 分类号 TS272.4
字数 4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10.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洪波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80 387 10.0 14.0
2 安凤平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54 298 9.0 14.0
3 刘燕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7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茶
超声渡
低温
浸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