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花青素作为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然而花青素对pH值、氧气、温度、光、金属离子等十分敏感,拟利用微胶囊化技术,保护花青素的抗氧化特性,并比较了2种常用的微胶囊方法(喷雾干燥法和锐孔法)的包埋效果,以期为花青素的使用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紫玉米花青素微胶囊效果较锐孔法更好,而且当选择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1:1作喷雾干燥的壁材,芯材(花青素)与壁材按1:16制备时,其包埋率可达34%,效果最佳.
推荐文章
紫玉米花色苷微胶囊化工艺和性能研究
紫玉米
花青素
喷雾干燥
响应面分析法
扫描电镜
原花青素的微胶囊化研究
微胶囊
原花青素
阿拉伯胶
麦芽糊精
原花青素提取及微胶囊化研究
葡萄籽
原花青素
微胶囊
稳定性
几种有机酸对紫玉米花青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辅色作用
花青素
紫玉米
热稳定性
热力学
有机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玉米花青素的微胶囊化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紫玉米花青素 微胶囊 包埋率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0
页数 分类号 Q944.5
字数 46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6-3193.2010.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晓燕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国家采后加工中心 59 446 13.0 17.0
2 杨婕 5 38 3.0 5.0
3 王宇滨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国家采后加工中心 9 42 4.0 6.0
4 张涛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国家采后加工中心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18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玉米花青素
微胶囊
包埋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