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乌龙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做青叶品质多因子协同综合作用,并具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乌龙茶做青叶品质化学因子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乌龙茶做青叶品质化学因子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品质化学因子权重为多酚类0.134 1、氨基酸0.162 8、黄酮类0.043 1、多糖0.077 6、水浸出物0.246 1、多酚类/氨基酸0.1920、(氨基酸+多糖)/多酚类0.1444,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应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15个乌龙茶做青叶品质化学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通用评价方法感官审评结果进行比较,吻合度达86.7%,为乌龙茶做青叶品质化学分析提供新方法.
推荐文章
做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影响
乌龙茶
做青工艺
香气成分
模式识别
不同湿度做青环境对乌龙茶香气的影响
做青环境
湿度
乌龙茶
香气组分
乌龙茶振动做青气流和摊叶厚度对青叶做青物理特性的影响
物理特性
做青叶
气流输送方式
摊叶厚度
振动做青
做青环境调控方式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做青环境
调控方式
生理生化指标
乌龙茶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乌龙茶做青叶品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乌龙茶 做青叶 品质 模糊综合评判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与分析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7-2162
页数 分类号 S571.1
字数 5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1.1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心怡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87 827 15.0 23.0
5 郝志龙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45 348 11.0 15.0
9 江丽萍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8 80 4.0 8.0
10 黄毅彪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6 55 3.0 6.0
11 陈寿松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20 109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龙茶
做青叶
品质
模糊综合评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