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纤维索酶和果胶酶复合水解丹参提取得到丹酚酸B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因素与水平,利用SAS分析软件以丹酚酸B得率为相应值,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获得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选取较优工艺,并进行预测.结果: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为2∶1,复合酶量为68 U,酶解温度38.8 ℃,酶解pH 3.8,酶解时间0.9 h,提取预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1.1%.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复合水解丹参提取得到丹酚酸B的工艺,方法简便,可预测性较优.
推荐文章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马铃薯皮渣中多酚的工艺
马铃薯皮渣
多酚
半纤维素酶
果胶酶
响应面分析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蔗梢多酚提取工艺
蔗梢
多酚
响应面法
提取率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红花黄色素工艺
红花黄色素
复合酶
提取率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脱脂米糠植酸提取工艺
脱脂米糠
植酸
响应面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丹酚酸B的工艺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果胶酶 丹酚酸B 响应面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与质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1-634
页数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正莲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152 710 15.0 17.0
2 刘艳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2 65 5.0 7.0
3 蔡为荣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50 339 10.0 17.0
4 胡刘秀 3 8 2.0 2.0
5 金花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素酶
果胶酶
丹酚酸B
响应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